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愛、活力、希望-專訪台中重慶國小劉淑秋校長

虞雅雯/採訪

生命教育的當務之急是,以教育部課程綱要為主軸,在尊重人權、不排斥的心態下,整合社會和國際資源,有系統且因地制宜的規劃學校本位的生命教育課程……。

  重慶,一所位於台中市麻園溪畔的小學,不論是迎賓前庭外那排筆筒樹,或者校園到處盛開著紫紅色花朵的美人樹,還是通往操場的桂花小徑、楊柳下的小魚池,都讓這所學校名副其實的擁有「公園小學」的美名!
  親和的校長劉淑秋女士,在民國96年8月進入重慶國小服務,人看起來非常年輕,在教育界卻已擁有25年的資歷;從她的言談,可以看到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對孩子的愛、關懷和付出。
  跟著校長和彩虹媽媽的腳步,我們來到四年五班,觀摩陳盈如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的活動:「把這份情傳下去」。
  從一個感恩惜福的故事―寶貝盒子開始說起,敘述女孩有個珍藏已久的寶貝盒子,裡頭裝了好多充滿回憶的東西和話語。石頭上的圖畫,讓她想起同學曾對她說:「謝謝妳,妳是最大方的朋友。」人與人之間,就是透過許多真心的話語來拉近彼此的距離,陳老師也不忘提醒孩子:「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聖經箴言25章11節)。同樣的一件事,只要改變說話的方式,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在感恩護照的活動裡,老師請孩子寫下最想感謝的人事物,有孩子說:「謝謝爸媽每天早上叫我起床上學,讓我不會遲到,以後我要自己起床!」「謝謝媽媽每天做早餐給我吃,下次換我做早餐給媽媽吃!」
  學會感謝,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一課,身為父母,當你聽到這些發自孩子內心的感謝,一定有許多感動。父母親的行為其實深刻影響著孩子敏感細膩的心,你做的事也許稀鬆平常,但對孩子而言,卻意義非凡。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有些事並不是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而是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生命教育是每天的必修課
  劉淑秋校長認為,生命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其所包含的層面很廣,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學習的必修課程,如何過得快樂、活得有意義,都是其內容。她也根據毛連塭教授對國小生活教育重點的研究,進一步將生命教育對於孩子的幫助分為五點:(一)認識多元文化,尊重多元價值,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孩子多認識與接納各方面的資訊,思考將能更具全面性的發展。(二)建立自信、不卑不亢,以發展健全人格。(三)學習負責任的態度,能樂觀、有勇氣的面對生活或學習上的困難。(四)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人建立並發展信任的親密關係。(五)發揮小愛、大愛,做有意義的事,找回生命的價值。
  劉淑秋校長在擔任輔導工作的經驗裡,曾遇過一件感傷的事:「孩子剛轉來學校,母親當天帶孩子來校時也無異狀,但隔天學校卻收到母親攜子自殺的消息。」這件事的發生,使她在往後總會提醒老師,班上若有轉學生,一定要事先了解轉學的原因。她說:「孩子最後不幸離開,學校很快的通報社會處,由於台中市諮商輔導的人力進入校園系統較弱,不像台北市資源充足,能夠馬上進入校園,所以我認為自殺防治機構的人力資源可以進來,就向上級反映,聽說台中市已成立北、中、南三區!」劉校長認為,國小孩子在生命教育上最需要的就是,父母能提供一個家庭功能健全的環境,而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合作,提供孩子認識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生活教育,並且在教育本質上,對孩子有適切的期望、不過度比較,接納孩子的一切,讓其發展自己的舞台。

家長是學習者、實踐者、領航者、輔導者
  家長在教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她提出了四點:(一)學習者­―終身學習。「透過終身學習,你可以跟時代接觸,認識更多的人來吸收新知,就可以用好的表達來解決孩子的問題。例如:孩子說別人都有手機,為什麼我沒有時,你才能跟孩子溝通為什麼你不要有。」(二)實踐者―以身作則,正向教育。「父母的情緒,孩子都能感受到,如果你很憂鬱,要如何教孩子正向樂觀?如果你本身很樂觀,面對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或尋求資源幫忙,那你本身就是一個很正向的角色。」(三)領航者―引導孩子多運用資源。(四)輔導者―傾聽孩子的聲音。「孩子抽屜垃圾一大堆,鼻涕亂擤,衛生紙亂扔,看到桌子就趴,你會不會敏銳的察覺是不是孩子生病了?」劉校長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基,父母要能負起親職的責任,如果一味的把問題丟給學校,學校能產生的影響也無法超越家庭。」
  重慶國小在推動生命教育上費盡心力,不但融入各科教學以及校園的情境佈置,還有許多具體作法持續進行,像是閱讀生命楷模書籍、邀請口足畫家謝坤山、楊恩典、鼓勵器官捐贈的黃招榮等生命勇者現身說法,進行展演活動、體驗活動(包括CPR認證、懷孕體驗、防災避震、校外參觀教學、社區服務等)。還有相關出版品,像是心緣輔導專刊、校刊、讚美卡,以及孩子從一到六年級的成長點滴,都在重慶國小寶貝成長檔案呈現。
  最特別的是,校長會親自為各年級學生說故事,舉凡環保、性別平等、自殺防治、自我成長等,都是她常與孩子分享討論的內容,從這些精采的活動規劃,可看得出學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
  當然,目前學校在推動上仍有困難需克服,劉校長說:「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會發現很多東西融入後就不見了,老師有沒有做,你也看不到,課程時數不足、教師須兼行政,加上以往師資培育並未設生命教育課程,因此,我認為要多為教師辦理進修研習,而師資培育機構也能將相關課程納入,以教育部課程綱要為主軸,在尊重人權、不排斥的心態下,如:宗教信仰、言談等自由,整合社會和國際資源,有系統且因地制宜的規劃學校本位的生命教育課程,是當務之急。」劉淑秋校長的寶貴建議,是期許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發光發熱的生命。
  親愛的家長、老師,讓我們一起在教育這條路上共同努力吧!


校園報導系列:
校方、志工攜手培育正向的生命力-專訪基隆建德國小林辰崇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