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編織愛的網絡--談社區認輔工作

◎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

社區認輔工作就是「人」的工作,由有心的人開始,展開一份全人關懷;而最大的受惠者,除了身在其中的認輔志工及認輔對象、學校,還包含社區中的全體居民。
圖:獲頒推展家庭教育績優團體獎

緣起
  近年來,從社會各種問題的跡象,看到原本弱勢的孩子成為被忽略的一環,犯罪年齡逐漸下降,我們憂心卻又無力…。
  光寶文教基金會的成立,即是以兒童成長做為主要關懷目標,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我們接觸到一些被忽略的孩子,也接觸到一些默默在社區、校園中陪伴弱勢孩子的志工媽媽,而逐漸確立基金會的兒童認輔方向。從八十七年協助台北市民族國小成立認輔志工團開始,基金會就不斷延伸觸角,從國小到國中、社區,培訓一期又一期的認輔志工,鼓勵多數是家庭主婦的認輔志工,發揮媽媽的愛心,協助學校、老師、父母共同關懷、陪伴、引導孩子建立自信,正常的發展與成長。
  在連串志工的專業課程中,我們見到媽媽們重新發現、肯定自我,進而樂於為更多孩子付出,也見到孩子們在認輔志工媽媽的陪伴下走出陰霾、重現歡顏。是的,這樣的成果,正是光寶社區認輔工作努力以赴的最大動力,我們盼望再多一位媽媽,再多拉一個孩子…。

「認輔」是什麼?
  「認輔」,就字面上而言即「認養輔導」,也就是某一個學校或社團,或是社區中的組織、機構,有計畫培訓一批「半專業」或「準專業」的志工,陪伴有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家庭,甚至是老師、其他家長,走過一段自我學習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志工必須接受長達一至三年不等的培訓,接著由學校輔導室轉介認輔對象,認輔媽媽則運用各種所學的知能和技巧,引領兒童及青少年了解自我及周遭的環境歷程,並配合其身心發展狀態,建立積極正向的自我觀念及人際互動,使其身心得以正常成長與發展,潛能得以發揮,對生活具有正確覺知和自主自控的概念,進而能自我肯定,並悅納他人。
  此一陪伴關懷的過程,有可能是一學期,也可能長達兩、三年;必要時,甚至會跨越寒暑假全年無休的進行。而為了具體有效改善情況,認輔志工關懷的範圍,有時會走出校園,擴及認輔對象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姊妹等家人,或是認輔對象認同的青少年次團體及同儕。
  從過去推展認輔的經驗顯示,在部分專業輔導者、心理師、社會工作者,甚至某些學校輔導老師、班級導師的眼中,「輔導」是非常神聖且專業的名詞,不是隨便什麼服務都可以冠上「輔導」二字。有時在某些場合碰到心理、輔導方面的專家,對方更是蹙著眉頭,毫不掩飾的抱著懷疑的語氣:「你們夠專業嗎?」客氣一些的,也會一再強調:如果勉強要稱得上是「輔導」,至少也需要參與者接受過完整的訓練、實習及督導,乃至於接受客觀的效益評估系統考核,才能正式接手個案,進行所謂的「諮詢」、「輔導」。
  此外,也有學校的輔導老師、班級老師們,受到專業概念的影響,在一開始接觸「認輔」概念時,會質疑認輔志工們的能力,和志工們難以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更不放心把出狀況的孩子交給他們。
  而被學校認定需要特別關懷陪伴孩子的家長,也常因「認輔」二字心生反抗,覺得「自己的孩子又沒怎樣,為什麼要被輔導?」進而採取不配合、消極抵抗的態度,覺得被貼上了「不公平」的標籤。
  然而,站在認輔志工的角度來看,原本就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和期許,我們觀念中的認輔,是「非常生活化的工作」,拍拍肩膀、一句鼓勵的話、溫馨關懷的問候,生活中隨時進行的關懷和叮嚀,就可以達成認輔的目的。
  認輔媽媽們,只希望隨時隨地、由下而上,符合實際需要,也真正配合狀況的改變,盡情發揮母性的「柔」與「韌」,外加群策群力及一些專業的技巧,陪伴孩子走過生命中辛苦、難熬的一段日子,建立自信心和對人對事的信任感。

關懷弱勢,深耕社區
  事實上,經過多年系統化的運作過程後,光寶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認輔志工體系,或許不能百分之百稱為專業的輔導團體,但絕對是以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為對象的「全人關懷」工作。
換言之,認輔志工必須清楚,我們的立場是:不同於老師、不同於媽媽、不同於專業輔導諮商人員,而且是在尊重學校輔導室,以及老師、家長為前提,以協助的立場為出發點,以幫助兒童、青少年為共同目標,在校園中、生活中,給予他們真實的愛與關懷、尊重和信任。
  目前為數一千多位,分散在四十個北部地區中小學的認輔志工(絕大多數是媽媽),用平等對待的態度,認真的傾聽、接納,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也信任他們有能力學習和改變。這些媽媽們,重視的是一群被疏忽、被孤立、被貼上標籤或人際困擾的弱勢孩子,只盼望多一位媽媽伸出愛的臂膀,可以再多拉一個孩子……。
  簡單一句「弱勢孩子」,其實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舉凡來自個人的肢體障礙、心智障礙、重大疾病;來自家庭的父母不和、親子親師溝通困難、家境貧困文化不利、單親失功能家庭、隔代失能家庭、虐兒施暴;來自跨文化不利的原住民、新移民家庭;來自以前不曾有的天災人禍如地震、颱風、失業等;來自文化落差的功能性文盲等,都會形成某種程度的弱勢孩子。
  正因為社會潛在的弱勢孩子,為數超乎想像,政府難以照顧到每一層面的弱勢者。即使是深入社區的專業諮商人員,也常受限於人力、體力、時間、經費,不可能承接全部的個案。而一些信譽卓著的諮商專線或單位,不是時間有限,就是時常佔線,預約面談時間,又常在數週之後,對個案來說根本緩不濟急,或需要舟車勞頓。
  相對來說,想在社區中找到認輔志工則容易多了。以松山區為例,幾乎各國中小學都有認輔志工團,每一團至少有廿、卅位「比媽媽更細心,比老師更用心,比專家更有耐心」的認輔志願工作者(這句話是套用民族國小前校長石兆蓮對認輔媽媽的描述),雙方不論在空間距離、時間效率上,都容易配合得多了。
  此外,「輔導」的本質中,強調個案必須主動求助,或由相關人士舉報,但在弱勢族群中,兒童乃至青少年是不會主動求助的一群,他們的需求也常隱晦不明,或以令人頭痛的方式呈現,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發現問題。這時,介於專業諮商或社工員與一般媽媽之間的「認輔媽媽」,如果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在不違反認輔志工倫理守則的情況下,對孩子和他的家庭及時伸出援手,或關懷陪伴,或提供資源,或通報轉介,或送醫治療……,情況便可能及早獲得改善。

社區認輔的社會意義
  換句話說,「社區認輔」是認輔志工落實關懷弱勢族群的方法之一,也是社區問題由社區中的人共同關懷、共同解決的具體行動,可說是最根本的社區工作,也是最紮實的預防工作。而最大的受惠者,除了身在其中的認輔志工及認輔對象、學校,還包含社區中的全體居民。
  整體來說,社區認輔充滿多重的社會意義,也涵蓋對兒童及青少年本身、個案家庭、學校教育、社會和諧各方面的影響:
★對兒童及青少年來說,認輔志工像「另一個媽媽」般的關懷、照顧,像「朋友」般的信任及陪伴,讓他們從中建立自信,產生較佳的學習和適應。
★對家庭來說,多了認輔志工的陪伴和滋潤,可能減少家庭中親子間、夫妻間摩擦與衝突,使家庭氣氛趨於和諧、和樂。
★對學校來說,認輔志工協助、陪伴有需要的學生,減輕老師、輔導室的負擔,使其更能發揮教育專業,照顧好每一個學生。
★對社會來說,認輔工作最長遠的影響,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緩減行為偏差學生成長後可能衍生的犯罪問題,減少社會成本付出,甚至因認輔觀念的推動,使社會更祥和。

  當然,上述種種說法,絕非抹殺專業諮商人員的功勞,而是專業諮商師通常都已案滿為患,新個案預約大約需要兩三個星期,才能排得到見面時間。而且因為考試及進修,專業人員的流動率相當高,曾有一個個案,一年內就換了四位社工員,別說孩子難以適應,社工員也覺得難以為繼。
  畢竟,有些問題或狀況的發生,或孩子卡在處理不了的瓶頸時,例如家暴、受虐、自戕、逃家或反社會行為,不可能等上兩三個星期,等專業人員有空才來處理,或任由情況持續惡化下去。
  在這段過程中──通常是老師教學工作或公務繁重、家庭失去功能、孩子無奈又無助,社區認輔志工便可發揮作用,就近成為最好的陪伴者。他們或許不能完全掌控情況、改善問題,卻絕對足以使已經發生的情況不再繼續惡化,兒童、青少年也不致受到更大的傷害,甚至幸運的話,情況便因此獲得解決。

寬廣的路
  光寶社區認輔推動工作邁向第十一年,隨著時勢變遷,認輔工作的範圍不斷擴大,在一些法令不足的灰色地帶或非社工領域,出現了問題,既不能坐視,也不能即時在公單位尋得協助,認輔媽媽們往往也能憑著社會關係、合作默契和資源整合,有效協助弱勢家庭和學童。
  認輔的觸角延伸,從兒童乃至青少年、中輟生,志工們更常利用假期,參與如總統教育獎圓夢工作坊、原住民部落夏日學校…,在在傳遞著認輔是無限可能的訊息。
  而在跨文化家庭的全人關懷部分,則是光寶認輔無限可能的另一開端。藉由舉辦「跨文化家庭校園親職聯誼會」及「中文專班」,協助新移民女性擺脫倚賴他人協助(中文)的困境,以增進家人的溝通能力進而產生自信心,悅納他人,並發揮家庭教育之基本功能。因此近年來,光寶認輔志工的陪伴對象更擴及新移民。
  認輔志工們充分發揮所學,以同為母親的同理心,和新移民女性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甚至當她們懷抱著嬰兒來上課,認輔志工還得充當臨時保母,泡奶、換尿布…。表面上看來,志工們付出良多,事實上個人的學習、收獲更難以言喻。

協同合作,資源整合
  從弱勢兒童到新移民,光寶文教基金會並非百分之百滿意「認輔」一詞,甚至從推動認輔工作開始以來,就一直在尋找一個切合實際狀況,且又簡明易懂的名稱,來稱呼這麼一個不符合專業體制,卻「機動性強,又能實際解決問題」的制度。
  例如,香港地區有一個類似台灣兒福聯盟的機構,名為「小童協勵會」,取其正面「協助」和  「鼓勵」的意思,似乎便皆大歡喜,人人都能接受。但因為發音的關係,「協勵」組織又易被誤以為和協力車的「協力」有關,彼此產生混淆和誤解。
  其實名稱不是問題,社區認輔的焦點正是放在「一群媽媽們透過陪伴和鼓勵,讓孩子接受全人關懷」的動人過程,合力為下一代編織一個愛的連線,以及解決問題的資源網絡。
  舉例來說,光寶文教基金會除了在國中小學推動成立認輔志工團,更鼓勵學校以外的機構或社團,一起加入認輔的工作。有趣的是,不同的宗教、教派,竟然果真在光寶的認輔理念下,彼此認同、合作無間。
  事實上,台灣地區絕大多數的社區,都有教會或佛寺廟堂,這些宗教機構多半有很理想的硬體,及充滿奉獻熱忱的人才,只要他們有心,很容易就能組織成一股力量,走入校園輔導學生,或在學生放學後擔任陪伴、安親的工作。
  例如內湖行道會、永和市協同會佳音堂、景美萬福教會等,就是善於運用教會資源,就近協助鄰近中小學內弱勢兒童和家庭,幫助他們提升自我概念、學習能力、人際關係的最佳範例。
  他們或者進校內陪伴、帶領讀書會,或者提供免費的安親、課輔、才藝服務,或者只是提供場地,讓孩子放學後能到教會暫時休息一下,有大人陪著寫功課。無論何種形式,都讓整天忙於工作的單親爸爸或媽媽,或是沒有能力送孩子去安親班的家長,心懷感動和謝意。
  此外,像桃園護國宮文教基金會,也在參加了光寶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活動後,發現自己可以在兒童認輔的領域使得上力,便決定徹底轉型,短短幾個月中,便從過去以慈善活動為主的奉獻,轉換成以關懷認輔為主軸的服務,並立即招募志工進行培訓,從鄰近的少年輔育院開始做認輔。
  正因為有這麼多的人認同認輔工作,並積極加入認輔行列,讓認輔媽媽士氣大增,也幾乎可以為社會的未來,預約一個更有希望、更為健康的明天。
  事實上,台北市警察局青少年犯案統計,曾指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那就是:自從民生社區推動學校認輔工作後,青少年的犯罪率減少很多。更重要的,推動認輔工作,是一個資源串聯整合的最好過程,一旦串聯成功,孩子不但在校內是安全的,就連走出校門、走出社區,也同樣是安全的。

關鍵在「人」
  光寶社區認輔工作,從開始推動的摸索、碰撞,到今天備受關注及肯定,「人」是最重要的關鍵:
  第一個重要的人是志工的孩子,多數認輔志工因著擔心和關心自己的孩子,才進入校園擔任志工。
  第二個重要的人是志工本身,在進入校園後,有機會參與認輔系列課程,察覺到必須從自我改變,才能影響孩子和家庭。
  第三個重要的人是被認輔的孩子,由於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認輔志工在互動過程中,必須不斷調整、學習,方能與其建立信任關係,進而發揮影響力。
  第四個重要的人是學校中的老師和行政人員;第五個重要的人是……。

  換言之,社區認輔工作就是「人」的工作,由有心的人開始,展開一份全人關懷;十多年來,儘管認輔團隊知道認輔對志工個人、孩子乃至於家庭、學校、社區…的影響力,但是每回傳來學校團隊「休耕」的消息,再多方了解背後的因素,總讓團隊的夥伴們嘆息,休耕的因素不外乎學校換了掌舵者、認輔志工流失等,我們深深了解其中的難,也因此每學年必辦研習會,為的不只是傳遞理念,也藉著經驗的分享和交流,為夥伴們打氣。
  認輔之路並不輕鬆,回想起來更是「五味雜陳」,每一所學校的志工團體,從最初的辛苦經營,到夥伴們心手相連、相互加油支持打氣的歷程,是一種生命成長的歷練。
  存在主義諮商學者傅朗克曾說:「生命本身並沒意義,人必須自己去創造與發現生命的意義」。在社區認輔志願服務和學習的道路上,我們看到人與人彼此關懷疼惜;也看到每個人因「愛」而提升自尊,活出自信和喜樂,進而達到自我實現。這是最為深邃的一種價值,透過苦難、彼此相互疼惜所完成的態度價值。
  任何新理念的推動,都會有其過程,如果這是對學校、社會、人類有助益的,只要努力以赴,甜美的果實將屬於社會大眾和我們的子孫。正如《閣樓上的光》作者Shel Silverstein在「總得有人去」這首詩所說的:
  「總得有人去把星星擦亮,星星看起來黯淡無光;總得有人去把星星擦亮,因為老鷹、海鷗和燕八哥都在抱怨星星破舊沒亮光。他們想要換新的星星,我們可付不起。所以請拿起你的抹布和你的打蠟罐,總得有人去把星星擦亮」。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鼓勵作自己喜歡的事

陳進隆(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秘書長)

【陳進隆專欄 】

台灣的孩子為了升學,不得不努力考試,但在不知為何而學卻又必須學的壓力下,總是提不起興趣來學習!原因何在?

  去年九月,我家老大成了大學新鮮人,開學第一個學期快樂得不得了,選修的每一個科目她都很喜歡。她念的是動物科技系,正是她從小夢寐以求的科系。
  說起我這個女兒的求學生涯,還真的頗為坎坷。79年次的她,正是台灣教育改革風起雲湧一代的實驗品(九年一貫課程的第一屆)。
  那時,許多有識之士充滿教育改革的熱誠,希望為孩子們找出一條快樂學習的康莊大道。那時,也正是我離開大專教職,投入媒體改革,創辦好消息電視台的啟蒙時代。

女兒念了四所小學
  因著我投入社會公益工作,我們的家變得居無定所;隨著住家的搬遷,她小學念了四間學校。
  第一個學校是標榜教育改革的體制內小學—寶山小學山湖分校。由當時新竹師院孫德珍教授領導,嘗試在體制內小學做改變,由孫教授與學校老師共同合作,設計教案,女兒在新竹寶山鄉山上的小學快樂的學習起來。然而不到半年,面對教學的多樣性與活潑度,原有學校老師開始覺得吃不消,教學的新舊思維,在實驗過程中不斷的衝突起來,而舊有行政體系的教學評量也與新觀念教育格格不入。孫教授只好另闢路徑,離開原有體制,在芎林田間租屋建立雅歌小學。
  我的孩子在雅歌小學快樂得不得了!每天在田裡抓青蛙,在河裡溯溪,在教室拉小提琴;課程的安排經常就地取材,學生家長也盡可能投入參與。然而,缺了公立學校的經費奧援,老師的薪水、教學的教材與資源全得自己張羅,學費不得不調升,家長也盡可能捐款支助,孫教授與其先生甚至幾乎傾家蕩產的把所有積蓄投入辦學。
  在標榜混齡教學、多元智能、尊重孩子的教學原則下,也有一些特殊孩子的家長慕名而來,學校面對經費不足、學生變異度大,又沒有學籍的壓力下,苦苦掙扎求存。我的女兒因為我特殊的公益身分,很幸運的得到學費的減免,然而對當時的我而言,依然是筆大數目,只得在她升上四年級時離開雅歌小學,回到體制內的東園國小,一所位在新竹市區的知名大校。
  孩子從自由開放的學習轉到一般學校就讀的第一年,對她來說幾乎是一場夢魘,突然增多的考試、大量的功課、十分規律的課程表、狹小的空間等等都需要重新適應。對於尚未統整完成閱讀能力的女兒來說,要面對大量的作業與功課,只得加快腳步,拼命學習以跟上進度。還好有雅歌小學奠定的獨立思考與應變能力,雖然追得很辛苦,但是漸漸能跟上。
  那時,每天開車送她上學的路程,是我們父女倆聊天、彼此打氣的時光,我們經常一起為沈重的壓力(我為電視台繁重的經濟負擔,她為功課的落後)哭泣,一起禱告,互相鼓勵。女兒雖然起步慢,成績不佳,但有很好的人際關係。然而一年半後,我再度搬家,這回她遷入人口稀少的香山大湖國小,一所全校不到一百人,一個年級只有一班的迷你小校。相對於之前一年半的震撼教育,小校的生活讓她如魚得水,卻也讓我了解到小校學生的資源不足與基層家庭殘缺的景況。有好些位同學很怕學校放寒暑假,一放假他們就經常三餐吃不飽,因為沒有了營養午餐。

台灣孩子為何提不起學習興趣?
  雖然學習的道路崎嶇,她卻在家庭的薰陶與學校的教育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從小到大,雖然我們居住的環境不斷變遷,但是家裡動物不斷,楓葉鼠、雞、鴨、鵝、兔子、鸚鵡、太陽鳥、愛情鳥、狗、魚等動物輪流在家飼養過。她從小就立志要為動物服務,因此現在可以快樂的學習。
  最近一項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公布的調查顯示,台灣國中小學生的數學和科學平均成績皆進入全球前三名,其中,八年級生的數學平均成績還是全球第一,但是台灣學生對數理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卻是吊車尾。也就是說,台灣孩子對數理,超會考卻超不愛!
  學生為了升學,不得不努力考試,但在不知為何而學卻又必須學的壓力下,台灣的孩子提不起興趣來學習。原因在哪裡呢?
  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人幾乎都可以很容易的說出其中原由:第一、考試制度引導教學。分數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而不是「學到什麼?怎麼學?」。第二、家長心態偏差。一味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績,卻忽略了孩子興趣的培養。第三、少數老師不當的教學。沒有以引導孩子產生興趣為教學目標,上課焦點在課程內容而不在學生身上。
  我們的教學太過考試傾向,而不是體驗傾向。多數學生喜歡做實驗,老師若能多加引導,教學方式活潑些,就比較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教育部次長吳財順也坦承,「我們的學生卓越有餘,但快樂不足」(中國時報971211)。
  大家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卻只有少數人敢挺身而出提出改革;大家只想當受益者,卻不願意當犧牲者。許多孩子被家長教育,大學選科系時要選擇將來找工作容易、薪水優、社會地位高的學校與科系,而不是選自己有興趣、很喜歡的科系;於是有人大學四年讀得莫名其妙,多少國家資源就浪費在不知所學為何的教育體制裡。
  幫助孩子發現興趣與能力,鼓勵他作自己喜歡的事,引導他追求知識與真理。我們國家的未來掌握在孩子的心中,不也掌握在我們教養的態度上嗎?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瞭了沒?

文/康雅惠 (閱讀推動者)

【悅讀俱樂部】

閱讀,光是有興趣是不足以持續的,還需要有熟練閱讀或流暢閱讀的能力。換言之,當我們能在閱讀中理解故事內容的意涵、推論故事之後續發展或故事如此發展之前因後果、揣測作者欲傳達的意境、體會文本與個人經驗之間的關聯…,我們將能體會悅讀是著實存在的。由此,我們會逐一整理一些有助於閱讀理解的策略,並以實例說明之。建議,搭配著舉例說明的文本,會更清楚!
  大聲朗讀是什麼?顧名思義即是大聲的將所讀的文本唸出來,不管是師長父母讀給孩子聽或是同儕之間彼此分享,抑或是孩子自己讀給自己聽,都包含在這範圍中。如果一開始沒有人帶領他們運用這個方法,孩子是沒辦法自己找到的。

大聲朗讀有哪些益處?
1.大聲朗讀而且提供時間給孩子獨自閱讀,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讀者的好方法。
2.對各種年紀的孩子而言,大聲朗讀是介紹他們有品質文學作品的方法之一。
3. 大聲朗讀的過程中,孩子能吸收一些豐富的資訊,如說明文式的文本讓孩子獲取更多新知。
4.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自信心。
5.提昇認讀能力,藉著讀書給孩子聽,培養文字的概念、書面語言、故事結構等。
6.增進同儕人際互動。
  以上這些都是大聲朗讀能帶給孩子在閱讀上的收穫。而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著重點。

  低年級的孩子藉由大聲朗讀獲得閱讀的樂趣、喜歡閱讀,與孩子一起大聲朗讀,有助於發展孩子開始學校教育時所需的各種技能。例如:低年級的孩子需熟習常用生字語詞的形音義、讀懂內容等,亦會從書中學習一些常用的語詞,而在《我永遠愛你》一書中重複著:「我永遠愛你,我永遠疼你,在媽媽的心裡,你是我永遠的寶貝」,讓孩子感受、學習排比句的韻律之感。中、高年級開始,除了將閱讀當作一種工具以獲得某些科目領域之特定知識之外,模仿課文中的內容作角色扮演,模仿角色的感情、語調、表情和動作,這些能培養孩子正確發音、對於文字段落的理解、說話要有條理、切題。同樣的以《我永遠愛你》一書中來看,孩子能從故事中體會到母親與孩子的互動,一直延伸到孩子長大後與母親的感情及當了爸爸也用著同樣的愛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深刻的情感藉由繪本來傳達,孩子也能藉著大聲朗讀,用聲音扮演角色來融入故事中的人物,並傳達出情感給聽他們朗讀的人。
  再以《剛達爾溫柔的光》來舉例,故事中要傳達的是「分享」的概念,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加以對話、討論。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例如:苦難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受苦的人?高年級的孩子已經可以蒐集一些相關背景資料來跟同學們分享,並在閱讀的過程中,更深入的討論或是詢問師長、父母的意見,這也就是為什麼大聲朗讀時,能與師長、父母或同儕之間有所互動,而使彼此聚在一起分享、欣賞好的故事,並建立起教室內的群體感跟父母之間的親密感、同儕之間的友誼及共同經驗。
  大聲朗讀這個活動,在每次的經歷中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隨著故事性、人員、地點不同,會有不同的經驗。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中心目的,隨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目的。有時候,其中心目的是讓孩子透過聆聽一個故事或一起吟詩唱歌來學習語文;有時候,是讓孩子深入討論跟課堂或個人探究有關的一本書。
  大聲朗讀只是一個最初步的閱讀策略,藉由這個策略帶孩子進入閱讀的殿堂,也藉由這個策略在往後學習的日子更加順利。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為生命架起美麗的彩虹

楊婷婷口述 蔡雪貞記錄

朝陽露出亮麗的臉龐,一群媽媽送孩子上學後,立刻用輕盈的舞姿揭開屬於自己的一天。隨著輕快的旋律和我的口令,社區媽媽個個揮汗如雨地跳著韻律舞,除了健身,也滌淨了養兒育女、操持家務的疲累,我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如此開朗自信地站在人群面前。

回首傷心路
  我的成長經歷了一段辛苦的歲月,造就我不喜歡與人接觸的個性。進入婚姻後,因著先生從商,我被迫要面對客戶,同時也學習如何與公婆相處,如何當一個媽媽。這一切看似平常的事,對於從小缺乏家庭生活經驗的我,卻是非常不容易。每每夜深人靜之際,內心的空乏佔據心頭,回顧過往的人生,猶如一幅殘缺、散落的拼圖,一切好像都不對勁。曾經在懷老二時,留下一張紙條給先生,上面寫著我凌亂的心情:「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不知道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哪裡?生活的責任與角色的扮演,已經把我弄得四分五裂…。」
  在無人可以投靠的情況下,我牽著老大稚嫩的小手,身上僅帶了一點錢,買了往台北的火車票,決定選擇離開。雖然,最後不得不回來面對現實生活,但生命仍尋不見出口,日子在混亂與孤單中度過。
  七年前,因緣際會地參加了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舉辦的台中第一屆彩虹志工培訓,撼動了我的心,帶給我許多省思與感動,我發現自己的生命有許多不正確的意念,於是我透過重建生命信念,希望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在心中暗自期許:「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其他的孩子,不要再走這一條傷心路,期待每個孩子都能拼湊出一幅完整、美麗的生命拼圖。」

重新拼湊生命地圖
  彩虹課程結訓後,我開始進入校園與孩子分享生命教育課程,隨著「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生命」的探討,我也重新將生命中所失去的拼圖一塊一塊找回來,透過繪本故事與孩童純真的笑容,我浸潤在單純、滿足的喜樂裡。印象最深刻的繪本故事──《你很特別》(道聲出版),無論說過多少次,內心的感動仍是如此鮮明,原來在造物主眼中,我不是一件失敗的作品,而是有美好的意義與價值,造物主看我為寶貝。我的生命,如同船錨深深嵌牢在造物主的慈愛裡,從此不再因環境的變化而不安。有了平穩的心,我聽見了先生忙碌外表下深藏著的愛意,夫妻因著共同的話題,營造出彼此接納、欣賞的家庭氣氛,肯定、讚美、感恩的話語就不斷地傾注在兒女的生命中,一家人享受和諧的天倫之樂,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情景。

生命從此不同
  孩子童稚的心,因著志工媽媽愛的陪伴與叮嚀而有了改變,是我至今仍舊在校園穿梭的動力。我愛極了教室裡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一雙雙專注的眼神、一顆顆柔軟的心田,我一個都不想放棄。曾有個被處罰坐在「特別座」的孩子,願意改變不合作的態度,並且接受同學友誼的雙手;曾有位一向埋頭在作業堆的男老師,被我與孩子歡唱跳舞的快樂氣氛吸引,情不自禁地放下紙筆,一起歡樂歌唱;也曾有老師滔滔不絕地與我分享,生命教育帶給他班上的孩子與自己家庭的正向影響。這些點點滴滴,讓我深深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可貴。
  我深信,辛勤的撒種、耕耘,在時間的澆灌下,終將在人們的心田結出甜美的果實。我也期許自己能夠堅守在彩虹的團隊裡,與從北到南的彩虹志工們,一起為台灣的兒童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守護著孩子的心靈,守護著明日的希望。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先穩定情緒,再教育行為--如何面對亞斯伯格孩子

莊瓊惠(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特殊教育專欄】-家長篇

  家中有個亞斯伯格的孩子,大部分的父母或多或少有某種程度上的擔心,擔心孩子沒有朋友,擔心孩子出門帶給別人難堪,擔心環境稍有改變,孩子就鬧脾氣給你看。所以,亞斯伯格孩子的家人,其實日子並不好過,大部分的時候,其他家人必須學習過一個相當規律的生活,免得要處理孩子隨之而來的情緒問題。
  然而,家人也不是要長期如此「配合」,因為亞斯伯格的孩子還是有被教導和改變的空間。要幫助亞斯伯格的孩子,家人首先要了解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出適合孩子的方法。
  以下談談作父母的在家裡可以怎麼幫助孩子:

第一步: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亞斯伯格的孩子,就會發現其實他們的行為一點都不奇怪。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基本上,他們的行為不外乎下面這些原因:
  想要完成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覺得非得完成某件事才可做接下來的事情。這是一種強迫性的思想,總覺得做事情有一定的順序。
  想要逃離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總覺得去面對不喜歡的事情,自己一定會發瘋。例如:「剪頭髮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是無法忍受的。」其實是一種強迫性的想法。
  不能分辨別人的行為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例如:打球的時候總以為別人故意撞他。
   很想控制整個情境,總覺得凡事有一定的規矩,尤其第一次是這樣進行,以後就要按照這個模式進行。
  因感覺異常所造成,例如:覺得冷氣機的聲音很吵、床不舒服、燈光太亮等等。

第二步:建立一個有結構且能預測的生活環境

  亞斯伯格孩子的不安來自他對這個世界的不了解,所以,最安全的作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家裡,父母首先要提供孩子一個較具結構且能預測的生活環境,也要能夠接受孩子出現固定的行為模式,這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當孩子的情緒在相當穩定的情況下,一些漸進式的改變才能開始進行。

第三步:教導新的行為

  當孩子的情緒在相當穩定的情況下,就可以開始教導他一些技巧,例如:說話的禮貌、打招呼的方式或者和人交談的方法。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說話時要平穩,不帶任何負面的情緒,很單純的告訴孩子和人說話要注意什麼,例如要看對方的臉、要回應對方的話、不要只顧自己有興趣的話題;見到長輩打招呼,一開始可以怎麼說,什麼話聽起來會讓長輩覺得很舒服,哪些話是安慰人和鼓勵人的。父母事先都要先想一想,再來教孩子。
  亞斯伯格的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不適宜在自己還有情緒的時候來教導新的技巧,這會讓孩子感受是一種處罰,孩子就不願意學了,這樣只會產生反效果。

第四步:持續使用新的技能

  孩子學到了新的技能之後,要有機會經常練習,而且父母要刻意幫孩子製造其他類似的情境,例如讓孩子和不同的人打招呼或者經常和孩子談論不同的事件,接下來也可以練習怎麼打電話和其他親人問安或聊天,總之要刻意營造機會。而每一次,只要孩子能使用一點點新的技巧,父母就要給與大大的鼓勵。亞斯伯格的孩子很喜歡受到讚美,從讚美中,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安全」的事,這對孩子情緒的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步:鼓勵孩子「保持彈性是一件好事」

  亞斯伯格的孩子因為有太多的堅持,常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應,而當孩子語言能力越來越好的時候,也象徵孩子越來越可以使用語言來溝通。當孩子越來越大時,父母親要開始給孩子一個觀念,就是「保持彈性是一件好事」,只要事情可以解決的話,放棄自己一點的堅持是很棒的一件事。幫助孩子了解生活中解決一個問題比堅持做一些事情來得重要,所以保持彈性是必要的。當孩子願意犧牲自己的堅持而幫助家人解決一個問題,父母就該給予大大的鼓勵。

引導孩子到溪水旁

  父母是陪伴亞斯伯格孩子走這一生最重要的人,只有父母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所以作父母的,不用急著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把所有的好品格都教完,那是不切實際也不可能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候孩子長大,先把孩子的情緒滋養穩定、茁壯,讓孩子在一個愛的環境成長,等到孩子對事情的反應不再過度激烈時,就是陶塑他最好的時候,就像聖經所說,「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詩篇第一篇)。是的,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棵樹種在溪水旁,時候到了,果子就自然長出來了;孩子的成長自有他的時候,父母親能做的,就是把孩子帶到溪水旁邊,滋養他的心靈。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準備好用一個平常心帶這樣的孩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