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貞/報導
要推動生命教育,教導者應先建立自己對於生命教育的價值和看法;如果教導者能將生命教育的意涵內化,而外顯於行為舉止上,孩子自然就會感受得到。
台南附小是一間歷史悠久的百年小學,也是當地家長巴不得把自己家孩子送進去就讀的學校,除了有古意風味的建築、綠意盎然的環境,這所學校設備齊全豐富,優秀的師資更是每年吸引大批家長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
台南附小王澤瑜校長自小成長於台南靠海地區,居住的是臨山的環境;成長過程中,不論是因著生活的需要,或是當孩子時遊玩的場域,甚至念書時候主修的領域,總是與大自然緊扣在一起。對他而言,大自然就是他生命教育的啟蒙導師。
以不著痕跡方式進行
王澤瑜校長說,南大附小對於生命教育的推展,並非因為教育部將它列為課程活動的項目,主要是國小階段是孩子一切學習教育的起頭,因此學校自然去關注孩子的生命教育。
至於何謂生命教育呢?以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王校長認為:「生命教育的內涵主要定位為讓孩子們懂得跟別人相處,就是懂得善待自己,但也要尊重別人。」如果說,「人己」和「人人」是在這個階段最需要被發展的面向,這也不是一個公式般的從嘴巴說出來、列出規則來就是在進行生命教育。
王澤瑜校長其實並不特別強調何謂生命教育,他認為越強調反而越容易沒有效,例如:當所有學校為了養成孩子整潔的態度,規定學生每天都要完成打掃,促成的反而是孩子不懂得維護環境的反教育效果;可是一旦校長在校園行走巡視時,自然順手地撿起地上的垃圾,這樣的行為就能讓孩子明白維護環境整潔的重要。更進一步的,當孩子發現維護環境能夠不用每天掃地,那麼一個良性的循環就產生了。當生命教育是存在於生活細節中,是透過師長們言行舉止的展現,讓孩子們去觀察領受,就是以不著痕跡的方式來進行生命教育。
雖然校齡已高達110年的歷史,南大附小卻不如一般想像般是個有著保守拘謹學風的學校,相反的他們強調學風自由,期待孩子們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下發展自我。所以在學校,不論師長還是小朋友先看到對方,都能自然和對方開口問候,師生之間存在的是和諧、相互尊重的互動方式,而這也是學校教育培養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另外,王校長深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學校透過建立創意美術教室、校內拂曉報等平台,讓孩子能夠充分表現自己的作品,這不關乎作品的好壞,而在於讓孩子自覺到自己的價值,享受自我成就感與滿足感,進而培養自信。透過相互尊重及自信的養成,南大附小的孩子不但主動大方,也被鼓勵秀出自己。
王校長認為,培養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牽涉面很廣,像是包容、尊重、關懷、熱情等特質,而這些也就是附小生命教育著重的核心價值。因應這樣的想法,學校在生命教育的作法,有些是透過順口溜(九字口訣)、榮譽商店、學長服務隊,或透過學校自然生態(刺桐樹的告別音樂會),或透過跨校際的助人活動(幸福橘子計畫、愛心泡菜計畫、給雲門愛的鼓勵),讓孩子實際體驗,也藉由這樣的方式,將這些正向的特質內化到孩子們的心中。
王校長說,這些活動並不全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於是週期性、有規律的舉辦活動,他往往是學期過程中,不經意的遇上了這些富有生命教育意義的例子,於是趁機進行機會教育。不過當孩子們體驗過活動,如何為整個事件做個總結,讓活動的落幕更為圓滿,是更重要的挑戰,而學校所用的退場機制,是透過許多方式鼓勵孩子們表達,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思考所獲得的經驗感受,於是活動後的收穫,才更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
以生命影響生命
談到了實際執行的活動,王校長也提到學生家長在學校活動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附小的家長們不論在參與度,還是配合度上,都對學校活動的推展給予極大的支持與信任,例如:2007年的幸福橘子計畫,學校發起訂購幸福橘子的活動,家長們不但熱烈訂購,甚至幫忙準備車子,帶著小孩們到橘園幫忙解決因為過多訂單以致來不及採收的情形。2008年的愛心泡菜計畫,也是經由一位故事媽媽和校長說明了需要幫助的故事後,由學校發起的助人計畫,又再一次看見附小家長們的熱心與配合。如此這般的家長與學校的連結信任,對於孩子在生命教育的領受,不單是學校努力,家長的用心也功不可沒。
在訪談接近尾聲時,王澤瑜校長對於將來台灣生命教育的推動提出了看法。他認為,要推動生命教育,教導者應該先建立自己對於生命教育的價值和看法,如果教導者能將生命教育的意涵內化,而外顯於行為舉止上,孩子自然就會感受得到。所以,教導之前先內化於心是很重要的,經過自我內化的步驟,就能讓人從你身上感受到生命教育所彰顯的價值與光彩。就像個推銷員,一定是自己覺得所推銷的東西很好很有用,才能讓人從他的眼神、語調、肢體等外顯行為感受到所推銷物品的價值。生命教育的推廣就是要像這樣,用這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信念,透過境教的策略,落實在學校中,吸引與你接觸的人;即使不必特別教什麼,孩子也會從生活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