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快樂有這麼重要嗎?

劉慈惠(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教授兼系主任)

<人與人>篇
從情緒需求理解生命教育中的人際關係

人際互動的過程必然引發、伴隨特定的情緒。因此,當我們關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就無法對其情緒的了解放一邊。反之,要了解孩子的情緒,也無法不去探究其人際關係究竟為何?
人際關係——生命的重要焦點之一
  長期以來,華人社會受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影響,不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指標,總是指向學業成就;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認為孩子只要把書讀好,有一天一定會「幸福快樂」。
  但事實並非如此;功課頂尖、才華出眾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掌聲、光環一路相隨,可是當成功已然到手,或僅差臨門一脚,卻選擇以自殺結束生命,這樣的悲劇常見於報章雜誌或你我周遭,心疼之餘,人總是會問:「為什麼?怎麼這麼儍?」
  生命找不到出口,其中原因雖然不一而足,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活得很不快樂」。
  快樂有這麼重要嗎?是的,它很重要!「喜樂的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長大之後可以面對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等不同面向的挑戰,有些人則不行!
  美國學者高曼(Goleman)在其著名的暢銷書《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即指出, 一個人未來的幸福和成就的最佳預測值並非IQ,而是EQ。其中決定EQ高低的核心因素,即在於個體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以下從學理的角度談談幫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的一些重要概念。

人際關係的雙胞胎——無法脫鈎的情緒發展
  在發展心理學中,人際關係被界定於社會發展的範疇。對於兒童來說,同儕關係是諸多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研究都指出,同儕關係的發展對兒童的人格及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一般所謂「同儕」,通常是指社交地位同等、目標或興趣相似者,因此並不侷限於年齡相仿的同伴;可以跨及年齡略有差距者。而同儕關係的類別,依彼此情感連結程度的不同,會有「好朋友、朋友、只是認識」等的差別。在現代社會中,職業婦女的比例越來越高,許多學童在學校和課後安親機構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因而越加突顯兒童透過各種同儕關係的互動,建立歸屬感、認同感、肯定自我等的重要性。
  關於兒童同儕的研究中,「社會情緒(的)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長期以來受到西方學者相當的關注,近年來在國內也越來越受重視。所謂「社會」是指兒童的社會人際關係,尤其是同儕關係,而「情緒」是指兒童的情緒。很有意思的是,從中文的思維來說,一般人未必會將「社會」(人際)和「情緒」做聯結,可是英文的表達方式把social、emotional、learning三個字擺在一起,很清楚地點出一個重要事實—人際和情緒的學習是相互連結的,人際 (包括與成人和同儕)互動的過程必然引發、伴隨特定的情緒。例如,良好的互動帶來愉悅、滿足;不良的互動帶來鬱悶、痛苦等。因此,當我們關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就無法將其情緒的了解放一邊。反之,對於孩子情緒的了解,也無法不去探究其人際關係究竟為何;兩者的發展是一體的兩面,相輔相成。
  許多研究發現,成功的人際關係與個體未來學校、社會不同角色的適應,甚至身心健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而擁有較佳同儕關係的孩子,具有一些重要的特質,例如,能了解自己的情緒、能有效地表達、調節與控制情緒、能同理與正確解讀他人情緒及做出適當的回應;反之,未具備上述特質的孩子,在同儕關係的發展上會很辛苦。因此在成長過程中,兒童很需要大人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透過與同儕的互動,學習如何交朋友、如何適當地表達想法與情緒(包括正向與負向)、如何溝通、如何解決與同儕的衝突。

如何幫助兒童社會情緒的學習
  兒童人際關係的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個人特質、行為表現、家庭、生活情境等。
  一般來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透過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孩子經由第一手的經驗,逐步揣摩、學習、拼湊與建構他對各種人際關係的圖像和理解。在安全性情感依附下成長的孩子,能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較勇於積極向外探索,較容易與人有正向互動。因此,父母雖然並非唯一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人,但卻是十分重要的引導者。
  所謂「children see and children do」,孩子的行為經常反映出大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有些研究即發現,透過觀察和模仿,孩子表達和調節情緒的策略和父母的特質有不可輕忽的關聯。例如,較常出現負面情緒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面臨負面情緒時(如生氣、悲傷),會不知如何處理、控制和調節情緒,以做出適當的行為反應。反之,較常保持正面情緒的父母,能幫助孩子適當地表達及處理負面情緒。因此,大人的身教與示範,是引導孩子社會人際情緒學習的首要策略;它永遠比說教、訓誡來得重要和有效多了。
  其二,大人可以多運用正面的情緒回應方式來影響孩子對自我和他人情緒的接收和處理。正面的情緒回應,例如接納、安撫、擁抱、聆聽、同理等,這些方式可以讓孩子知道:情緒(正或負)是可以存在的、是有意義的、是可以被了解的。研究指出,擁有多種情緒經驗的孩子比較能同理他人的情緒。如果大人常常去壓抑或拒絕孩子的情緒,或因他們表達負面情緒而處罰之,孩子不但比較不能面對和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且連帶地也會無法了解他人的情緒,和有效地處理與他人的衝突。
  因此,大人適時與合宜地肯定與增強孩子的正向情緒行為是重要的,而對於負向的情緒行為(如發脾氣、摔東西、傷害自己等),除了先予以同理之外,可以用簡單、正向而堅定的語氣告訴他不適當的行為為何,並與之討論如何處理自己或同儕的負向情緒,再引導他了解有其他表達的方式是可以選擇的;協助他試著學習和使用。
其三,藉由言語和直接的指導,也是重要的策略之一。人際問題與衝突有時是源自於語言能力的限制;因著「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很容易引發誤解及負向情緒的衍生。由於學齡兒童仍處於態度和價值觀發展與形塑的階段,需要大人明確的指引,以協助其建立合宜的行為規範。透過繪本、故事、遊戲等輕鬆有趣的媒介,大人可以在個別或團體中進行相關概念的延伸,和孩子討論人際互動中的感受、想法、行為,示範和引導他們如何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更多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進而增進其表達、同理與解決衝突的能力。
  對於此一策略,個人過去曾透過研究案,於晨光時間進入小一班級帶活動,試著協助兒童增進社會情緒的知能。雖然人際與情緒的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並不能立竿見影,但在一年的過程中,一些孩子的回饋[1]誠然讓我深深體會到大人的幫助對孩子是重要的。

期待更多人「以生命影響生命」
  結語來說,兒童健康的人際關係發展需要更多人「以生命去影響生命」,因為今日社會許多美好的傳統價值漸趨式微,結了婚卻不明白婚姻與家庭的意義、未能意識自己帶給孩子負面影響的成人並不在少數;他們或徒有高於孩子的軀殼或知識,卻沒有比孩子成熟、穩定、健康的性格,兒童若長期處在不安、高壓、緊張、疏離、冷漠等關係中,因著缺乏正向、健康、溫馨的家庭或學校經驗,其人際關係之路會十分辛苦與曲折,誠然需要在其周遭的其他個體,例如關懷生命教育的志工;一群和孩子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著看重每一份生命都是何其寶貴的信念下,在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責任,以「愛」來修補與連結這份影響孩子一生走向關鍵至極的人際關係。
[1] 例如有孩子說:「以前我對人生氣的時候都擺臭臉,可是現在比較不會」、「我現在學會生氣的時候,想發脾氣就先深呼吸一下!」

延伸閱讀: